企业不能不思考战略,不能因为未来的不确定性而不去预测,竞争迫使你提前做出改变。很多公司正在新产品、新技术研发领域赛跑,我在公司年会上听某教授说:“华为和爱立信在一些技术上研发的差距仅为1天。”可想而知,分秒必争,胜败就在一瞬间。这说明什么?说明大家已经定了方向、定了策略,资源包括人、财、物,都集中起来了,和猎萝卜小编一起了解。



如果公司改变了方向又会怎样?如果那是大的创新,如果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价值,这将是致命的。克莱顿·克里斯坦森在《创新者的窘境》中提到:“公司领先地位在对付突破性技术中比对付持久性技术更加关键,刚开始出现的小市场不能满足大公司近期增长和利润的要求。”所以,很多大公司为了控制风险,进行持久性技术创新,不断优化已有产品的性能,但是如果这样下去,我们就看不到下一个苹果了。为了应对可能的突破性技术创新带来的冲击,华为已经把技术和开发职能分离,技术职能针对技术创新本身,而开发则针对客户需求。


blob.png


企业既要做到渐进的又破又立,又要做到革命的不破不立,辩证地推动变革。任正非对创新的认识是“鲜花插在牛粪上”,花儿败了还是养料,在此基础上创新和摸索。这可能是成功的因素,未来也可能是失败的因素。我认为,“你在哪里得意,也往往预示着你在哪里失意”。



回到主题,如何理解战略、如何规划战略呢?从接触到的观点来看,我比较认同:你想做什么?你不想做什么?你有什么?你没有什么?你怎么办?如果把这些问题都回答清楚了,自然就理清了战略,前者是方向,后者是资源,包括核心竞争能力。



德鲁克曾经说过:“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不在企业,因为技术的载体——人来自企业外部,钱来自于银行或者股东,企业就是提供了一个平台,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创造。”那么,企业需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和打造学习型组织,才能让他们保持持续的工作激情。因为任何已有的竞争优势,包括技术、专利和盈利模式等都将过时,唯有人的创造性不会过时。所以,这个平台必须具备一个核心特质,就是保持员工的创造性,如果这个特质没了,企业就会走向没落。



从常规的战略理解上看,企业需要分析外部环境,以寻找机会和威胁;从内部环境分析,寻找优势和劣势,并通过战略分析工具做出决策。其实,现实情况绝对不会是这样的,往往是领导层通过头脑风暴,以及夜不能寐的思考选择有限理性的方案。也有人认为,组织整体战略主要是解决如何选择竞争领域的问题,业务单元的战略是解决如何参与竞争的问题,竞争方式是解决选择低成本还是差异化的问题。企业是否有既定战略,往往从它的经营过程中就能知晓一二。



根据企业成功的性质,陈春花教授把企业划分为三种类型,即暂时性的胜利者、阶段性的胜利者和战略性的胜利者。暂时性的胜利者是机会主义者,阶段性的胜利者是实用主义者,而战略性的胜利者是持久成功者。并不是企业不想成为持久的成功者,而是企业发展必须经过磨炼,否则,不可能成为最终赢家。在第一章第二节中提到的那家国企,比较符合暂时性的胜利者的定义,多数单子都有机会导向性质,今年有、明年没有。



在企业里,管理者应该抱着一颗诚挚之心去获取员工的激情迸发之心,让他们在企业里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