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新能力=专业能力X主题思考,这个公式表明了创新能力和主题思考的关系。如果主题思考等于零,不论多么强的专业能力,都不能转化为创新能力,和猎萝卜网小编一起了解。


为了研究创新能力,美国的一个科研团队,进行了8年的专项研究。结果表明,在上市公司的领导人当中,能进行主题思考的人只有12%,这些公司的股票价格,上一年的增长,超过了25%。在普通人群中,主题思考者的比例低于千分之一。主题思考,是千里挑一的能力,在面试中遇到这样的人,一定要优先录取。


创新能力的稀缺,其实是主题思考能力稀缺,造成稀缺的原因,是平淡无奇的两个原因:习惯和认识。


1.习惯:主题思考,需要记录思想,例如写日记、发微博、画草图。下次思考,可以在上次思考的基础上继续优化。像牛顿做数学演算、曹雪芹描写人物、弗洛伊德写分析报告,都是在记录思想。遗憾的是,很少有人会坚持记录自己的思想。


《荷马史诗》中有一个神话,说西西弗斯绑架了死神,他因此受到众神的惩罚。对他的惩罚,是让他把一个大石头推到山顶上,然后,大石头会从山顶上滚下来,他只能从山脚下重新开始,再次努力把石头推到山顶上,如此重复,劳而无功。


这个神话,暗示了大多数人的命运。在工作和生活中,每个人都会思考,但只是想一想,感慨一下,然后就忘了。下次想起,就再次感慨一下,然后又忘了。像这样思考问题,只是劳而无功地重复。要跳出西西弗斯式的思考,就要养成记录思想的习惯。


2.认识:很少有人知道,记录思想是通向伟大成就的阶梯。大多数人认为,成功需要特殊才能,或神秘天赋,这个广泛存在的偏见,叫做“悬崖效应”。


如果有一个高不可攀的悬崖,背面是缓坡,你从背面一步一步地走上了悬崖。而在正面,众人在悬崖底下仰望你,无法理解你的高度。众人相信,你肯定有某种特殊才能,或者是神秘天赋,才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。这种把“不理解”解释为“无法理解”的心理偏见,就是悬崖效应。


悬崖效应,几乎能解释所有不可思议的成就。伟大的创新成果,背后的缓坡是主题思考。人们因为不了解,不去记录自己的思想,因而失去了登上成就悬崖的机会。


image.png


【典型人物】艺术家、作家、科学家,可以用作品来记录思想,他们的主题思考,不是特殊能力,而是工作方式,所以,他们比较容易获得创新成果。有一个人,同时是艺术家、作家和科学家,他的思考和作品,可以相互促进。他的身份优势令他成果斐然,这个人就是达芬奇。


达芬奇的绘画、雕塑、发明,代表了全人类的最高水平;他的建筑、解剖、天文,代表了时代的最高水平;他的数学、音乐、物理,达到了时代的一流水平。他同时站在众多成就悬崖上,知道“悬崖效应”的现代人,也觉得他的成就不可思议。


达芬奇留下了六千多页手稿,主要是草图。对照他的传记故事,再研究手稿,能粗略地看到,他的每一个成就背后,都有缓坡,而且是同一个缓坡,即主题思考。


以《最后的晚餐》为例,1495年,他接受教堂的委托,开始创作,三年完成。但他的手稿显示,在接受委托的四年之前,他就在构思这幅画。因为这个主题,是教堂壁画的常见主题,每一个画家,都有遇到这个主题的机会。作为当时最知名的画家,达芬奇知道,一定会有教堂委托他画最后的晚餐,所以,他提前开始构思。


画最后的晚餐,肯定要画基督。基督长什么样?这是达芬奇遇到的第一个问题。为了解决问题,他每天去广场散步,留心观察路上的行人,看谁像基督。


谁像基督?带这个问题去观察行人,观察了一个月之后,这个问题就升级了,变成了谁更像基督?又过了几个月,这个问题又升级了,变成了谁最像基督?6个月之后,他见到一位年青人,表情沉静而高贵,最符合他想象中的基督模样。在没有任何委托的情况下,他支付酬劳给这个年青人,请他当模特,画了大量的素描。


最后的晚餐,有13个人物,达芬奇逐一为人物寻找模特。找模特的工作一直在持续,犹大的模特,是七年之后找到的。画中13个人物的表情、动作、相互位置,达芬奇也构思了很多年。在那些年里,他细心观察,人们在愤怒、疑惑、惊讶、悲伤时,多种情绪一起涌现,所表现出来的面部表情、手部动作、身体状态,并画了大量的素描。


在教堂委托他画壁画之前,达芬奇每天花几十分钟构思《最后的晚餐》,已经构思了四年。这些构思,就是悬崖背后的缓坡。


在达芬奇的六千份手稿中,很多草图远远领先于他的时代,例如直升飞机、滑翔机、潜水艇、变速箱、钢架桥、机关枪、子母弹、降落伞、齿轮计算机、发条机器人,等等,还有很多至今也没有解读出来的草图。


达芬奇画草图时的构思,绝大部分和《最后的晚餐》一样,是在没有人委托他的时候,他就开始构思了,而且是定期回顾、持续优化。通过这些草图,达芬奇告诉后人,他的成功密码,不是神秘天赋,而是深厚的兴趣,和主题思考。


和其他大师相比,达芬奇的不同之处,在于他同时沿着多个缓坡向上走,刚刚从这个缓坡上下来,马上就沿着另一个缓坡往上走。达芬奇的主题思考,是一天之中,在多个主题中切换,他也因此站在了多个成就悬崖上。


【面试甄选】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主题思考,考察创新能力,最有效的办法,是看看应聘者的微信、微博、空间,看他能不能对同一主题,进行长期的、逐步深入的思考。


在面试当中,考查主题思考,可以做一个“思想记录测试”,问一组问题:上一次,你记录自己在工作中的想法是什么时候?是什么想法?为什么要记录?这一组问题,是递进式地提出,即应聘者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之后,再提出第二个、第三个。


如果应聘者回答说:“上一次记录想法,是前一阵子,我觉得工作可以做得更好,就有感而发。”遇到这样的回答,面试官要进一步追问,把什么想法、为什么记录、多久记录一次,都问清楚。主题思考是稀缺能力,宁可多问几个问题,也不要错失了人才。


如果应聘者这样回答:“我每天都记录工作中的想法,昨天的记录,是修改模型。昨天向同事解释分析模型,同事说模型有15个步骤,客户记不住。他说的对,我昨天晚上开始改,改了五个小时,把15步改成了4步。新模型很好记,适合小客户,15步的模型适合大客户。每天晚上,我会花半小时梳理当天的想法,再用一两个小时去解决原来的问题。昨天的梳理,产生了一个问题,我要为4步的模型写一个文字说明。我计划从今天开始写,每天花一小时,估计要写一个月。”


遇到这样的应聘者,说明面试官的运气非常好,遇到了一千个人中的那一个。而且,这个人正沿着悬崖后面的缓坡,慢慢往上走,假以时日,能取得众人不可思议的成就。这个状态,很像《易经》中的渐卦:渐进蓄德,终莫之胜,得所愿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