妇孺皆知的曹冲称象的故事,这里不再赘述。其实,曹冲称象和积分式绩效管理有类似的地方,都是通过把一个庞大到难以搞定的事情通过分解的方式来解决。当一位管理者在凭印象打绩效的时候,就像是信口估计大象重量的大臣,是靠不住的,和猎萝卜网小编一起了解。


       大家都会认为曹冲称象这种精细的方法不错,石头一块一块地称;在绩效上,员工的贡献在每一件事情上逐一度量,肯定更准确。可是,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两个问题:


       1. 会不会太麻烦了?如果投入大于产出,那就没有意义了。


       2. 很多事情都是败在坚持上,这个能长期做吗?



       就第一个问题而言,的确,如果有一杆大称,直接就把大象的重量给称出来,那是最简单的。但是,当时的现实生活中不是没有吗?我们的后续讨论都是基于这个基本事实来做的。做绩效考核的时候,很多管理者都期望着这杆大称,想把员工的绩效直接给“称”出来,有谁实现了请告诉我。正是苦于没有,所以我们退而求其次,通过积分式绩效管理来做。


       就像曹冲会去称每一块石头的重量,在积分式绩效管理中,我们会对团队内的每一个项目和任务预估分值,项目完成后,项目分值就给员工,记到他的“功劳簿”上。到了需要出绩效考核结果的时候,这些项目上的分值可以直接使用,而且也会占绩效结果的大部分(推荐占比70%)。


  blob.png


如果想让一项制度有生命力,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,应该遵循轻流程的原则。在积分式绩效管理中,每一个项目都要估值,完成后都要计分,这两个关键步骤应该尽可能简化。


       估值要想有公信力的话,就需要管理者主导。管理者自己应该对业务和技术很了解,这样就能对各种各样的工作任务实现快速估值。同时,还可以考虑使用预估值的办法,例如按照一个规则或者比例做估值。例如,做A这类事情的项目,一般给1分。或者两种岗位之间做映射,例如一个项目开发花了5天,测试就预估2天,一天1分,所以2分。这些规则简单明了,有利于提高效率。管理的节点一定不能成为瓶颈,这是管理者要切记的。这些通过一个项目管理软件来实现,并不复杂。开源的如JIRA,就可以胜任。


       有了估值,后面的计分的步骤也要简化,不能繁琐。例如,不要搞那种传统领导的“一支笔”审批,什么都要签字。计分当然也需要管理者来做,但也就是一个复核的过程。默认信任员工,这样双方都省事,只是一旦发现欺骗行为就要打击,以实现纠偏和公正。计分也应该通过软件来做,轻松便捷。计分的功能可以放到项目管理软件里,也可以单独编写一个工具来做这件事情。信息化是基本的要求,不能沿用纸质的或者邮件的老一套。


       是否能够坚持的问题,可以分两方面来看。一方面,如果是流程过重,或者不合理,那是要去优化的。一定要让流程足够轻,节省大家的时间。我们的主要工作是解决公司商业上的问题,而不是这些流程。另一方面,这个世界没有完全自动化的东西,特别是规章制度上的事情,都是要管理者去力推和坚持的。在这方面,任何方案都无能为力,需要管理者自己从内心中生长出一种力量去坚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