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技术性人员的考核指标侧重及提炼




   (1)首先明确“何为好的绩效”?




    回答指标设计及提炼之前,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概念,就是“何为绩效?”只有先搞清楚了“何为绩效”这个基本概念,我们才能找到“好的绩效指标”。




    那么,到底“何为绩效”呢?对于这个问题,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,有人认为考核工作态度就是绩效,有人认为考核工作能力就是绩效,有人认为考核工作职责就是绩效,有人认为把工作态度、工作能力和工作职责弄到一块就是绩效。




    其实,这些观点都没有抓到“绩效”的本质,要谈“绩效”的本质,我们还是要从管理大师彼得·德鲁克那里找答案,彼得·德鲁克有两个基本观点可以找到绩效的本质。


   


    一个观点就是“目标”,德鲁克认为目标的本质概括为四句话:“(1)组织必须建立大目标,作为组织方向;(2)组织必须分别设立基本单位的分目标:(3)分目标要与大目标取得一致;(4)共同的目标是检验组织是否成为高效团队的标志。”




    彼得·德鲁克另一个观点就是“贡献”,德鲁克说:“组织内部没有贡献,贡献产生于组织外部”。




    综合这两个观点,我认为,所谓“好的绩效”就是企业各部门的目标和组织的大目标相一致而产生的价值。




    因此,要谈绩效,就必须首先明确企业的大目标,根据组织大目标的要求,分解成为部门的目标和员工个人的目标。这是绩效的基本内涵。



    blob.png


   (2)然后明确“技术部门”或“技术人员”的工作特征




    技术人员是德鲁克先生所讲的典型的“知识型员工”,其工作的基本特征是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为组织做出贡献,对企业的产品提供创新研发、工艺改造、技术支持、质量控制等。



   (3)找到技术部门和企业贡献的结合点




    第三步是找到技术部门或技术人员和企业贡献的结合点,这些结合点包括产品研发、产品升级、工艺改进等创造的价值贡献。



   (4)基于这些结合点,可以找到一些衡量指标




    例如,产品研发规划、产品研发项数、新产品销量占比、老的核心产品销售占比(例如有家化工企业就有一个考核指标叫“7+7”产品销售占比,指的是7个新产品和7个老的核心产品的销售占比)等,这些是价值贡献指标。




    另外还有一些基础支撑指标,例如产品质量和各流程、产品质量投诉、工艺改进节约成本等。



   (5)如何衡量这些指标




    以上是指标提取和侧重,接下来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定目标值和定衡量标准,关于这个问题,就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了,无论如何,先找到指标的正确方向,如何衡量可以在实施中进行适应性调整,把握住关键点,后面的就都是技术性问题了。




    2.指标定好,落地很难,怎办办?




    这个问题也非常现实,绩效管理的落地实施从来都是一个让人头疼和烦心的事,这也是大家把绩效考核当成世界级管理难题的原因。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。



   (1)“何为绩效管理”?




    之所以很多企业实施绩效考核做得不好,恐怕最根本的是没有搞清楚“何为绩效管理”?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,它顶天立地,顶天是指上承企业的战略,帮助企业落实战略目标,立地是下接员工的成长,帮助员工持续成长,而中间环节就是“沟通、沟通、沟通”。




    而很多企业之所以没有把绩效考核实施好,从根本上就做错了,把绩效管理的流程做成了“编表、填表和收表”的表格游戏,导致了绩效考核成为一个管控工具,成为绩效不好的处罚手段,而没有把目标导向和检查落实环节连贯起来。



   (2)采用“目标+计划+会议”的绩效管理模式




    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,建议企业采用“目标KPI+工作计划+经营分析会”的形式,即企业制定年度目标KPI,每个月制定工作计划,工作计划要通过会议的形式制定和检查。




    这样的话,企业就把绩效管理做成了一个日常的运营管理流程,而不是一个阶段的考核打分,这样会帮助干部员工养成“目标导向的意识”和“检查落实的习惯”。




   (3)绩效管理理念宣导




    再进一步,就是持续进行培训宣导,建立绩效导向的文化理念,营造绩效导向的文化氛围,同时,帮助管理者掌握目标制定、分解的方法,提升绩效管理的技能,多管齐下,逐步把“碎片式的绩效考核”上升到“连续性的绩效管理”。




    结束语:绩效管理是一个上下级之间持续对话的过程,本质上分解企业战略与经营目标的工程,是企业的运营管理程序而非单纯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,把绩效管理放到企业经营的大局里,就能找到正确的绩效管理之道。